苏轼《嘲子由》阅读练习及答案
(二)古代诗歌阅读(本题共 2 小题,9 分)
阅读下面这首宋诗,完成 15~16 题。
嘲子由
①
苏轼
堆几尽埃简,攻之如蠹虫。
谁知圣人意,不尽书籍中。
曲尽弦犹在,器成机见空。
妙哉斫轮手,堂下笑桓公
②。
【注】①子由∶ 苏轼弟弟苏辙,字子由。
②《庄子·天道》中,工匠轮扁嘲笑在读书的桓公,轮扁解释嘲笑的原因是,自己制作车轮的本领,\“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\“。
15.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,不恰当的一项是(3 分)
A.首联运用白描手法,\“堆\“\“攻\“两个动词,生动勾勒出子由埋头苦读古代典籍的形象。
B.作者将子由比作专门啃食书籍的蠹虫,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子由读书行为的鄙夷与批判。
C.书籍只承载一部分\“圣人意\“,如同\“弦\“和\“机\“,无法表达\“圣人意\“的全部内容。
D.尾联的\“笑\“与标题的\“嘲\“相呼应,典故中的轮扁和桓公,可以看作苏轼兄弟的类比。
16.苏轼借助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治学观点?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。(6分)
答案:
15、B.
【解析】“对子由读书行为的鄙夷和批判”错。诗人将弟弟子由比作“蠹虫”是对子由治学方法的调侃。
16、
①因为圣人在著书时并不能将思想完全表达出来,所以,在读书的同时应该多思考,就像学音乐、制器物时都不能局限于只学习弹弦和使用机械。(3分)
②在读书之余要重视生活实践,因为圣人的思想如同制作车轮的技艺,是需要亲身实践才能获得,不能仅凭别人的教学或读书获得。(3分)
学生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斟酌给分。
参考译文:
案几上堆满了沾满尘埃的书简,你就像只蠹虫一样在啃食它们。
但是你哪里想到,圣人的思想并不全部都在书里啊。
圣人的思想并不全然体现在书里,就如同学音乐不只是弹奏琴弦。
圣人的思想并不全然体现在书里,就如同学制作也不只是运用机械。
当年那个斫轮手曾经在堂下嘲笑死读书的桓公,他的言论实在是精妙啊。
作者其它练习:
苏轼《嘲子由》阅读练习及答案.doc
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相关文章:
版权申明: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顺风考试网”的文章版权归顺风考试网所有。未获顺风考试网授权,任何印刷 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
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
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 fuzyhw@qq.
com)或微博( http://weibo.com/gkaoshi),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
用。”
本文标题: 苏轼《嘲子由》阅读练习及答案本文地址: ,转载请注明出处
。
|